玻璃冬储政策出台
加强食品行业监管力度,引导和鼓励国内食品企业开拓日本市场。
产业集中度低,再加上低端产能,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利润急剧下滑,9月份,钢铁产业重点企业销售收入为2811.1亿元,同比下降11.1%。因此,通过产业振兴政策,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群无疑是经济复苏的关键和核心。
2009年,借助于金融危机导致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企业出现的大幅度下滑,我国一举成为全球汽车第一产销大国。考虑到产业调整本身内涵的政策方面的重大利益,在政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产业重组本身制定的过程无疑是一个利益博弈和寻求共识的过程。这八大行业的产值几乎占到了GDP的三分之一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一半,吸纳的劳动力占整个就业人数的近30%左右。当前,发改委、国资委、证监会等九部委正在酝酿相关政策,着力推进钢铁、汽车、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当年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台湾等东亚奇迹的创造者之所以能够突破现代经济增长的逻辑,顺利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和他们当年采取了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从产业发展的周期本身来看,一个国家的产业要形成竞争优势,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钢铁、汽车等八大产业,实际上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是整个中国经济目前最真实的样本和写照。中国领导人出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往往伴随着一些重大的贸易和投资项目的签署。
很显然,中国企业正趁全球经济危机的机会抄底收购海外战略资产,这将帮助中国走向全球竞争格局的前沿。现在的中国企业不再只是关心在短期内变强变大以及提升市场份额,也寻求投资于海外资产,以支持其在本土市场上的长线布局,并从长远考虑在前景良好的新兴市场提前建立据点。加之对跨国并购交易复杂性越发深入的理解,中国公司将在未来大型跨国交易中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加拿大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以及其它高级官员已经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招揽中国投资,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加拿大蓬勃发展的油砂业的一个大客户。
与此同时,中海油也能够很快的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运用。为了在全球范围争雄,中国资源业的巨头目前正依据自己的国际视野发展他们的全球战略,而不是仅仅依靠政府政策。
中国的境外投资总额已从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6%上升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3%,但仍然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27.7%的平均水平第三,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在商谈这项收购时向Nexen的高管承诺不会采取敌意收购。这次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活动对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并朝市场经济演变,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向海外扩张,以降低对中国国内经济增长的过度依赖。现在中海油在董事长王宜林领导下吸取上次的失败教训,小心地策划这次出价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Nexen公司的并购行动,以避免加拿大方面对中国的海外并购活动产生猜疑。
与此同时,由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就业状况持续恶化,中国企业能够增进当地就业形势的投资活动因而受到欢迎,也更容易获得目标国监管部门的审批。加之对跨国并购交易复杂性越发深入的理解,中国公司将在未来大型跨国交易中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在短期内,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将为活跃的中国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让他们更容易获得想往已久的发达市场高新技术。展望未来,根据国家商务部的估计,未来五年内中国企业的对外新投资将达到56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及其领导人的外交手段手段似乎越来越老练,而且往往会延伸到商业领域。首先,中海油对Nexen的出价包含了慷慨的溢价。
为了在全球范围争雄,中国资源业的巨头目前正依据自己的国际视野发展他们的全球战略,而不是仅仅依靠政府政策。加拿大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以及其它高级官员已经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招揽中国投资,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加拿大蓬勃发展的油砂业的一个大客户。
与此同时,中海油也能够很快的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运用。不仅仅是生意?然而,中国的海外商业交易几乎总是面临着政治障碍。很显然,中国企业正趁全球经济危机的机会抄底收购海外战略资产,这将帮助中国走向全球竞争格局的前沿。这次收购Nexen公司的交易明显地反映了此一趋势。展望未来,将有更多的工具可供中国企业运用,并由经验更加丰富的专业人士操作。2011年,中国在海外非金融行业收购的收购总金额达到创纪录的的686亿美元(其中的36%是通过并购实现)。
最具竞争力的那些企业很清楚,从长远角度来看,单纯的大规模并不足以保证他们在全球范围的成功。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在2005年曾出价185亿美元收购优尼科(Unocal),但最终功败垂成。
环境的变化也使中国企业更容易达成一些海外交易。这也将是中国最大的一宗海外收购案。
中海油同时作出了有吸引力的承诺,包括不裁减职员、将其在加拿大挂牌、并把其北美和中美洲的总部设在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对于中国企业和他们的新合作伙伴而言,一旦克服了上述的障碍,接下来的要务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
中国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Nexen的行动在全球范围触发了对所谓的中国野心的争辩。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在资源丰富的地区搜购战略资产,不仅使中国的竞争格局出现改变,也使发达市场的竞争格局出现转变。同样地,中国企业开始通过购买其它公司的海外资产(或拥有许多海外资产的公司)的方式来回避外国长期以来对中国企业持有的偏见。现在的中国企业不再只是关心在短期内变强变大以及提升市场份额,也寻求投资于海外资产,以支持其在本土市场上的长线布局,并从长远考虑在前景良好的新兴市场提前建立据点。
这种君子协定有助于促使中海油和Nexen公司在幕后游说加拿大的政治领袖以获得对这项交易的支持。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的收购活动将持续进行,因为在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特别是北美市场衰退之际,越来越多的雄心勃勃的中国公司都看好这种时机,并会进场抄底。
其次,中海油这次收购活动面对的政治环境也完全不同。中国的境外投资总额已从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6%上升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3%,但仍然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27.7%的平均水平。
雄心勃勃地向全球市场扩张的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收购资产的价值不仅在于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也在于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所固有的内在价值。中国领导人出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往往伴随着一些重大的贸易和投资项目的签署。
对外投资仍处较低水平相对其经济规模,中国的海外投资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例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集团近期的投资案都符合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以此重申了于2009年宣布的美中页岩气合作倡议。后者在加拿大境内拥有的资产不多,其业务主要在海外。在合理的价格条件下,通过战略并购对技术与专利的获取,也是支撑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必须条件。
然而,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要完成一项交易仍然复杂,由于双方之间存在着文化、商业和政治上的差异,双方在整合方面可能都要面对巨大的挑战近年来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2011年已达56%。
油气理论创新和勘查开发技术进步,以及勘探投入增长是去年油气地质资源量大幅增长的原因。天然气年产量则由世界第17位上升到第6位。
2012年11月1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大开发国内石油资源对于整个石油利用对外依赖是一次减压,也是一次突围。